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

危机之下,员工激励机制有章有法

2009年12月18日 9:4 查看【97】次
0

    全球金融强风暴带来的裁员、降薪、缩减年终奖金,使员工人心惶惶,每个人都真正感觉到了冬天的彻骨寒风。如今经济有比较明显转暖的迹象,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危机之下提高员工士气、保留关键人才,以及提升敬业员工的比例重要性。在业务低迷时期,如果对员工士气、人才保留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公司的境遇才会随着经济的转暖而复苏。

  某机构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容易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企业为了短期内渡过难关,而削减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激励措施。实际上,一些优秀的企业正是在危机时期选择保留长期激励,进而向员工释放一种积极的信号,即公司对人才的挖掘、培养不会放松。如果危机时期没有挽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危机解除之后,需要大量人才为企业效力的时候,反而会造成人才短缺,错过企业发展的机会。

  危机时期企业如何修订短期激励方案应对危机?

  在某机构“特殊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报告”中显示,在受访企业中,有超过半数(55%)明确表明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既有的奖金核算以及发放政策。有41%的企业打算通过减少奖金池总额的办法应对劳动力成本造成的企业运营“负担”。

  在采取减少奖金池总额的受访企业中,有10%采取“减少浮动薪酬比例”措施,深度分析发现,它们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薪资增长方面采取的是“冻薪”方式。

  某机构专家表示,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导致未来业绩前景不明,所以体现激励手段的绩效奖金自然会降低;另一方面,冻薪也与企业业绩降低相一致;但为了不降低员工的收入预期,从而稳定员工的劳动效率,采取增加固定薪酬的方式使员工基本收入略微增加的措施,既做到了节约劳动力成本,又激励员工士气,一举两得。

  相对而言,也有一些企业采取较为“激烈”方式,调查中有10%的受访企业在减少奖金池总额的同时,又增加浮动薪酬比例。采取这种方式的企业向员工传递了一种信号,即不但要节约劳动力成本,同时要求员工比以往更加

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因部分资讯系转载,无法联系撰稿人,如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主办:福建省服装设计师协会
承办:福建省闽设协鞋服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北路奋安创意园区B栋二层
Tel:(0086)0591-83785506 Fax:(0086)0591-55487415 Zip:311215
互联网业务ICP许可证:闽ICP备15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