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

企业与员工不能只是“利益共同体”

2010年5月28日 11:47 查看【128】次
0

    诸如员工援助计划(EAP)这样的做法,促使企业与员工关系从“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

  2010年几个月中十名员工的相继自杀,将富士康这一全球最大的3C代工企业再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媒体借十位员工的不幸,将富士康描绘成一个不顾劳工权益的“血汗工厂”。然而,在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工人理应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应该抛弃富士康而去其他工厂工作。可是每天还有很多工人在富士康的招聘处等着进入富士康工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这十位富士康员工用非正常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有所不同,不去弄清楚每个具体的原因,而将他们的不幸全部归咎到富士康的身上,似乎也有点过于简

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因部分资讯系转载,无法联系撰稿人,如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主办:福建省服装设计师协会
承办:福建省闽设协鞋服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北路奋安创意园区B栋二层
Tel:(0086)0591-83785506 Fax:(0086)0591-55487415 Zip:311215
互联网业务ICP许可证:闽ICP备15002118号